《悲痛》——令我們思考,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關係的意義

2023-10-15|李冀
複製連結

悲痛給人的意象就是它帶給人們的情緒起伏,一如本書封面的大海,表面上風平浪靜,其中卻可能暗潮洶湧

 

在大學時期,一位我曾經修習其課程的教授因病過世了。我與教授只在課堂上接觸,與教授本人並不熟識,乍聽這消息時,雖然沒有大哭大慟,也沒有向人述說內心的感受,大多時候仍正常度日,但好長一段時間,只要遇到與教授有關的事物,總會升起淡淡的惆悵,久久無法淡去。

 

我以為人皆有惻隱之心,即使和教授的交情不深,為了認識的人而難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直到出社會後,作為《悲痛:關於生命逝去的哲思》(以下簡稱《悲痛》)這本書的責編,才從另一個角度發現,我的悲傷不僅僅是為了教授,也是為了我自己。

 

圖片來源/Unsplash

 

《悲痛》原書名為《Grief》,是英文中表達對於喪亡、死別所產生的多重反應。認真說來,我們的主流語言、文化中沒有能夠和這個英文單詞真正相對應的字詞和概念,連帶悲痛如何牽涉到身心以至於社會經濟層面,我們也不甚理解,甚至是一無所知。我猜想,這可能與我們傳統文化忌諱死亡議題有關;很多人覺得死亡是不祥、負面的,針對(將)死者、遺屬、喪禮、殯儀館都有所避諱與禁忌。我們一直以「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來安慰自己,可是當死亡真正來臨時,隨之而來的「悲痛」恐怕會讓人更加不知所措。

 

《悲痛》的作者邁克爾・喬比寫作《悲痛》的契機是因為哲學界長期忽略悲痛議題,就如心理學教授斯文・布林曼所說:「蘇格拉底認為,所有哲學都是在為死亡做訓練,但哲學家們對失去親友和悲痛卻出奇地沉默。」關注到這點的邁克爾,便以哲學為主要視角,從各種方面去探討「悲痛」這項情緒活動,在這本書中,透過獨特卻平易近人的語言,帶領我們誠實地面對真實的自我。

 

為什麼我會為了教授的逝去而哀傷?為什麼李登輝前總統的死亡會引起眾人的悼念?為什麼歌手李玟的離世會帶來那麼多的惋惜和不捨?閱讀《悲痛》之後,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體悟:悲痛其實與我們希望的事態有關;我們悲痛的對象,未必是我們熟悉的人,或給予我們實質好處的人,而是針對那些對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及生活,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因為我們在他們身上投注了希望。

 

李登輝是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他象徵我們過去取得的民主成就,因而不免引發共鳴;李玟的音樂作品伴隨無數人的青春,失去了她,不只是失去一個優秀的演藝人員,還有一個值得效仿的榜樣。就我而言,為了教授的逝去悲痛,固然有師生情的因素,也是因為教授學識豐富又善於教學,他的離去,使我喪失了再從教授身上學習的可能。

 

透過觀察自身的悲痛體驗,再回到《悲痛》這本書想傳遞給讀者的,我們可以發現:悲痛的過程或許會充滿痛苦,但是不請自來的它,卻給予我們機會去思索:我們真正的期望是什麼,或者說,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圖片來源/Unsplash

 

只有真切地了解一個人,才能好好地關心他、愛護他;同理可證,只有確實地了解自己,才能好好地關心自己、愛護自己。雖然可能難以接受,但我們即使與自己日夜相處,有時還是可能像個陌生人;而悲痛的好處,就是給予我們避免如此窘境的機會,讓我們能深刻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所以《悲痛》在多年之後的今日令我真正釋懷:我的悲痛不是純粹徒然的痛苦,而是具有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意義。

 

近幾十年來人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使得悲痛諮商產業的爆炸性成長。大家逐漸願意藉助諮商輔導的資源來處理心理議題,自然值得鼓勵,但也側面顯示:我們一直不肯事先思索死亡議題,結果導致很多人對於突如其來的悲痛更加意外與難以接受。在本書中,邁克爾也認可悲痛諮商產業帶來的貢獻,若身處難以忍受的悲痛之中,自然可以求助於專業的諮商人員。但如果在體驗悲痛之前,我們就能對它有所理解,是否就能減輕可能遭遇到的恐懼與衝擊呢?

 

對我來說,悲痛給人的意象就是它帶給人們的情緒起伏,一如本書封面的大海,表面上風平浪靜,其中卻可能暗潮洶湧;但是有《悲痛》提供心理準備的我們,也好比海中那狀似閉眼沉思的人型礁石,雖然身處哀痛的洶湧之中,口鼻仍然保有喘息之機,得以靜待未來退潮的時刻。期許《悲痛》這本書能幫助你事先理解悲痛的本質與益處,建立足以度過悲痛的心理準備,繼而在更了解自己之後展開另一段新旅程的全新日常。

 

👉前往新書看更多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