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腦科學,帶領我們擁抱摯愛逝去的傷

2022-11-16|吳昌衛
複製連結

十幾年前,從小把我帶大的外婆過世了。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從此往後沒有外婆的世界產生了一種無法復元彌補的崩塌,再也不能感受到對方陪伴自己的失落。這種悵然若失讓我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再去觸動這一絲茫然。因為一旦觸動的話,可能會引發潛藏的情緒潰堤——如同我母親因外婆過世而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生活不能自理一般,陷入深沉的憂鬱癥狀。

 

當所愛之人逝去之後,我們的人際網絡就如同一張破裂的漁網一般,無法回到以往一樣的「完整」,因此可能會產生各種排斥行為或深陷於情緒風暴——我和我媽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摯愛逝去這道每個人終將面對無法跨越的高牆,各自都會產生不同的應對方法,在時間作用下才能慢慢回歸平靜、回復到正常的生活;然而國立中正大學曾富民教授的研究則指出,台灣人面對喪失所愛之人而產生的情緒風暴,可能需時四年之久才能回歸正常。在這四年內,雖然理性上可以接受親人往生的事實,但情感上卻無法自己的產生負面思緒,因此失落、因此憂鬱、陷落於喪親之痛、無法正常行事,如同短暫地喪失了一部份的自己——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失去是巨大的,以致於再也快樂不起來。」

 

那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可以怎麼辦?

 

一行禪師所著的《當摯愛逝去:療癒悲痛與失去的禪修練習》一書,提供了極具參考性的應對之策。不同於一般人們可能會嘗試給予喪親者「逝者已矣,就不要難過了」的評論式安慰,一行禪師在書中則以一個慈愛溫柔的關懷者口吻,輕柔地囑咐喪親者讓情緒自然流淌,想哭就哭,不用排斥抗拒它;如果可以的話,透過呼吸透過覺察好好地照顧自己;如果可以照顧好自己的話,再觀察「他們死去,一部分的我們也死去了;我們繼續活下去,他們也和我們一起繼續活下去。」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式地引導喪親者如何透過觀察自己而轉換自己的思緒,讓自己與悲傷同在,知道自己內心有多悲傷,但不深陷於悲傷之中。

 

覺察當下所發生的一切——親人的逝去、內心的悲傷;除此以外,我們還有呼吸、還有身邊的其他人,還有這世界所有的一切美好,我們的世界並沒有崩塌,我們也還保有快樂的能力。在漸進式的引導之後,讓讀者觀察到很多想法並不是事實;如能觀察到事實,這個覺察本身就能產生療癒的效果。因此一行禪師引導讀者從觀察呼吸著手,進而帶領讀者們發現——我們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樣子,是因為逝去的親人曾經將他們的時間精力奉獻於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因此當我們好好地活著,他們也將和我們一起繼續活下去。

 

這種正確覺察一切事實的態度,即為正念。乍聽之下這與脫離喪親之痛的情緒風暴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我在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黃鳳英教授合作的研究案中,發現喪親者在正念介入前確實有中等程度的憂鬱、焦慮與情緒調適困難等狀況。在進行為期八週的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後,憂鬱與焦慮指數都趨於一般正常狀態;當我們進一步以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觀察喪親者的大腦功能,發現透過覺察呼吸與感受自體感覺的大腦網路——在正念訓練後——連繫愈強則正念指數愈高,而焦慮憂鬱指數則會愈低。換句話說,正念課程中的呼吸觀察、陪伴自己等練習,確實能夠改變大腦中情緒調節的迴路

 

正念介入緩解喪失親人之憂鬱與情緒激發

 

非常喜歡一行禪師在書中充滿慈愛的引導,一小步一小步地帶來親柔的關懷,並帶領讀者進行陪伴自身的實際體驗,而非傳統概念式的佈達——這對讀者來說可能更具有照護情緒的深刻感受。而我自己也在閱讀中,也深深感受到一行禪師的這本書也並非只為了正歷經喪親悲痛之人而寫,更是為了每一位陷於生活壓力,感到自己需要受到照顧,希望能從情緒漩渦脫離出來的人們而寫,也提供每個人可能會面臨生活中各式情緒風暴進行超前部署。在這邊也想邀請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一同來練習正念;並運用正念的態度,好好地體驗當下、照顧自己、迎向每個早晨的微笑、發現自己身邊的一切美好!

 

 

 

吳昌衛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 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
2022年11月8日

 

 

吳昌衛教授以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為研究專長,研究方向著重於大腦功能與神經生理指標探索之研究,並進而以之評估促進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之方法。

 

吳教授研究特色為同步結合fMRI與腦波儀(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之影像融合技術,應用於大腦自發性活動之探索——包含睡眠生理、情緒調節到長期培育的神經塑化(Neuroplasticity)現象。除持續在神經影像領域進行分析技術發展以外,吳教授亦與多所臨床醫療院所進行神經/精神疾病之合作,著眼於應用功能影像指標來評估大腦生理與心理健康(如中風、焦慮與失眠),進而以正念減壓、音樂治療等觀點促進身心健康,以造福人群為終極目標。

 

近年著作皆旨在探索人們於無意識睡眠中進行的大腦重組現象(Sleep 2018; Human Brain Mapping 2019; Brain Connectivity 2022)、臨床中風患者的復健治療(Neuroimage: Clinical 2018;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20)、藥物治療憂鬱之療效(Neurobiology of Aging 2021; Brain Imaging & Behavior 2021; 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2022)、以及正念介入對於降低憂鬱、提升認知功能(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9; Human Brain Mapping 2021;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等議題。

 

👉更多書籍資訊請見

 

你可能也會喜歡